最美好的付出,是像鹽那樣,適度地幫雞肉提味,而且完全溶化於水,不拘形式也不露痕跡,卻能留著餘味。

母親生病之後,我常要下廚做菜,鍋碗瓢盆之間,其實有很多學問,也富饒人生的哲理。有一次在燉雞湯的時候 ,我體會到了雞肉和鹽的微妙關係。

由於母親是高血壓導致中風的病人,所有料理都必須以「少油低鹽」為原則,但是,「清淡」和「可口」其實非常兩難,「少油低鹽」的菜餚,如何引人食慾、打開胃口,真的很不簡單。

做雞湯時,若要講求少油,只要事先去除雞皮、或燉煮後將油撈起,就能達到目的。可是,鹽的用量,就是很高明的技術,必須要放得恰到好處,才能成就一鍋鮮美的雞湯。如果,鹽放得太少,整鍋雞湯根本沒有味道,吃不出雞肉的鮮美;相對地,鹽放得過多,不僅有礙健康,也會掩蓋過雞肉甜美的滋味。

雞肉,需要適度的鹽來提味。其中最深奧的學問,就在於「適度」,過猶不及,都是敗筆。

鹽,就像我們在愛情裡的付出。當你愛上一個人,若不付出、或付出太少,彼此沒有辦法感受對方的心意,個性中最美好、最良善的部分,無法彰顯展現,就如同鮮嫩的雞肉,居然嚐不出甜味,是很可惜的事。

但是,付出太多,也不是好事。付出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範圍,就很容易覺得疲累,倘若對方還將這些過度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,沒有任何的互動、回饋,更會令人心力交瘁。

付出太多的另一個缺點,是讓對方感受到壓力。付出的本身,也可能是一種「攻擊」的行為,雖然出發點絕對是善意的、或是沒有企圖的,但接受這份好意的人,卻可能因此而覺得自己矮了半截。

這些看似簡單、但卻深奧的道理,都是我從自己的感情互動中,學到的體會。我一直是個很樂意付出,甚至可以徹底犧牲奉獻、不求回報的人,無論是友誼或愛情,我都是抱持這樣的傻勁往前衝,毫無保留地給對方,卻經常鎩羽而歸。原來,付出太多、或付出的形式不對,很可能傷了對方的自尊,讓對方在感激中愧疚,而退縮了原本想愛的動力。

後來,我終於慢慢學會,最美好的付出,是像鹽那樣,適度地幫雞肉提味,而且完全溶化於水,不拘形式也不露痕跡,卻能留著餘味。

文章摘於《懂得付出,才會幸福!》、吳若權 著、時報文化出版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泠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